关于印发《抚松县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的通知
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抚松边境管理大队:
现将《抚松县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抚松县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吉林省边境村重要批示精神和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决策部署,着力解决边境“空心村”问题,扎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边境村人口稳定的政策举措》(吉厅字〔2023〕16号)落实落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大边境村岗位开发力度,从非边境村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安排到边境村从事稳边固边工作,增强边境村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能力,为全省如期完成基本消除边境村“空心化”目标作贡献。
二、设岗原则
(一)精准测算人口缺额。省边境村工作专班对我县1个边境村空心化率逐一进行测算,按照边境村人口缺额制定分配计划。我县计划2024年招聘13人;2025年招聘12人。
(二)明确岗位职责。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主要为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含窗口单位)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岗位。主要在边境村负责边境巡逻、涉边信息收集、非法宗教排查、外来人员管理、应急救援、道路保洁等任务。
(三)明确安置对象条件。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必须为非边境村人员,优先支持经人社部门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以及脱贫人口,年龄18-60周岁,通过招聘方式到边境村居住和工作。
三、招聘组织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人社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招聘工作,做到人岗匹配,接受社会各方监督。人社部门按照边境村工作专班及相关部门要求制定发布招聘公告,公告须注明岗位职责、工作要求、薪酬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用工期限等内容。根据城乡居民申请情况,确定拟招用人员,并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人社部门将名单发至边境乡镇,组织边境乡镇与其签订用工协议,每次协议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边境派出所会同驻地边境乡镇、村开展岗前培训、强化岗位人员履职尽责和国防安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做好边境村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岗位补贴待遇
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 800元,省财政通过边境地区转移支付予以补助支持。
五、人员管理
人社部门牵头建立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开发、招聘、使用、管理、退出等环节责任主体。加强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监管,定期组织实地检查、督促边境乡镇按照“谁用人、谁管理”的原则履行用工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考核评价,避免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日常管理由所在边境乡镇负责,日常考勤由所在村边境工作专班负责。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是党团员的,应将党团员关系转入边境村,编入边境村新设的外来人员党小组,参加村里的党团活动。所有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应编入边境村外来常驻居民小组,参加村里的居民活动。同时编入边境村工作专班,在专班组长 (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边境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相关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落实工作责任。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方案,通过吉林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实名制数据库,动态掌握人员在岗情况。
(二)明确工作分工。人社部门负责岗位人员招聘及边境乡镇主体责任落实监管工作;边境村工作专班配合人社部门制定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方案和人员招聘组织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外来人员户政管理,监测边境村常住人口变化情况,移民边境管理部门负责岗前培训、涉边勤务组织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边境村稳边固边公益性岗位人员补助发放工作。
(三)严密组织实施。边境镇相关部门要根据省级下达计划指标,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严格按照招聘流程和要求开展工作,确保按时限完成人员招聘及岗前培训任务。4月底前完成人员招聘及岗前培训工作,5月底前人员上岗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