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抚松县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抚松镇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06210135701840/2025-01266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抚松镇政府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24日
标      题: 抚松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抚松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抚镇政发〔2025〕47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5日
索  引 号: 112206210135701840/2025-01266 分  类: 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抚松镇政府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24日
标      题: 抚松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抚松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抚镇政发〔2025〕47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25日

抚松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抚松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抚镇政发〔2025〕47号

 

各村、社区、镇直镇办单位:

  《抚松镇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已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抚松县抚松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4日

抚松镇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我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镇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防治原则

  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原则。

  二、地质灾害概况

  (一)地质灾害分布区域。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环境,我镇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内,区内已发生多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我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我镇经济发展。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镇境内地质灾害发生受气象因素影响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主汛期,暴发时段集中且危害较大。汛期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是我镇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特征,尤以7-8月份随降雨量增加呈现高发态势。因此,每年主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期。

  三、地质灾害重点隐患区域

  根据日常巡查和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我镇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全镇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其中1处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位于:抚松镇栾家营村头泥石流、抚松镇抚生村北侧路边滑坡、抚松镇合兴村村委会东侧崩塌、抚松镇老运输公司东侧环城路边崩塌、抚松镇石灰窑沟养牛场东侧崩塌、抚松镇通往鸡冠砬子村后崴子社老道路边崩塌、抚松镇山水佳园小区北侧山体崩塌、抚松镇八盛公司附近东北侧山体崩塌,全镇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

  (一)抚松镇通往合兴村路边。该路段东侧区域有2处山体部分岩石松散,易造成岩石坠落、崩塌。

  (二)抚松镇通往万良老道公路路边。该区域山体因长年风化作用,有多层岩石松散,易造成部分岩石坠落、崩塌。

  (三)抚松镇合兴村村部东侧。该区东侧岩石陡峭,极易造成崩塌,需提醒附近村民注意安全。

  (四)抚松镇山东会村石灰窑沟防治区。该区域山坡上有松散土石,山坡陡峭,极易形成滑坡或崩塌。

  (五)抚松镇山东会运输公司东侧环城路边东防治区。该区域紧靠路边,岩石松散,坡度较陡,造成岩石坠落、崩塌。

  抚松镇栾家营防治区。该区域山体松软,土层厚度大,山坡上或沟谷中有松散土石,地势陡峻而且沟谷呈“口小肚子大”的喇叭状,便于水流汇集,极易形成泥石流。

  抚松镇抚生村通往新安村路边防治区。该区域山体坡度大,土石松散,雨季雨水存量大,极易形成滑坡。

  四、地质灾害监测防治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镇国土资源所、镇应急办、镇水管站、镇民政办、镇卫生院、镇交通运输办、镇林业工作站、镇乡建办、镇财政所等部门成员组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小组办公室。各村、街道也要成立地灾防治工作办公室,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防治力度。抚松镇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抚松镇政府、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事故负总责。

  (二)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控网络体系。建立镇、村(社区)两级群防网络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动态监测体系,加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编制工作,进一步落实各村、社区监测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防责任人,明确责任,按规定要求做好监测预报工作,落实各项日常监测措施,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三)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工作。对有重大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的地质体应实行重点监测与治理。切实加大地质灾害防灾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各村、社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好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的人员避让撤离和建筑物的搬迁工作。在隐患排除前,应封闭危险区域,在外围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指定专人看管,防止突发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对人身和财产造成损害。

  (四)抓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防治。根据我镇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状况,确定2025年镇级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筹集资金开展治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隐患,应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治理费用。镇政府将利用向上级争取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有重点、分步骤地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优先开展治理工作。各村、社区要向重点防治区域内的单位和人员宣传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消除和减少诱发地质灾害的人为因素。

  (五)落实汛期值班和灾害报告制度。为了及时掌握基层地质灾害巡查监测情况,确保汛期地质灾害监测报告制度的落实,镇、村(社区)两级要建立汛期值班制度和雨后常规报告制度,发生突发性的地质灾害要在第一时间将辖区地质灾害发生及变化情况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镇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须向社会公布。

  镇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0439-6210426

  手机:13214394500

  县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电话:0439-6211646(白天)

  0439 -6210248(夜间) 手机:137044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