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良镇关于“两会”期间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方案
万政发[2025]43号
各村屯、镇直站办所:
为切实加强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按照省、市安委会和县委、县政府有关部署,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要求,成立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直站办所负责人、村书记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专班办公室设在万良镇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两会”期间全镇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协调、沟通联络,定期调度、汇总各村屯、各站办所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每日形成工作专报。
各村屯、镇直站办所要按照镇委、镇政府工作做法,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排查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二、具体举措
1、实行日研判制度。全国“两会”期间,各村屯和站所要在每天上午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实际,综合考虑季节特点、当日天气情况、社会活动等因素进行会商研判,提前预测当日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
2、实行日提示制度。各村屯和站所要在每日中午下班之前,将研判结果和制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提示提醒。
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研判
进入3月份,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活跃,施工项目陆续开工,加上春季昼夜温差大,风干物燥,大风等天气活动频繁,各类事故易发高发,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各村屯、站所要重点关注以下安全风险,组织力量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点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排查,把风险因素辨识清楚、问题隐患找准查实,主动化解风险,抓早抓小,防患未然。
危化和工矿商贸方面。一是主体责任风险。企业生产逐步进入活跃期,抢产量、赶进度,人员和设备工作时间、强度加大,企业为了效益,重生产轻安全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引发事故。二是作业风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增大,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容易产生和聚积,易发生有限空间窒息、中毒事故;检修作业期间,设备设施工作运转时间加长,保养维修频次增多,易发生检修操作事故;大风天气和降雨天气增多,室外作业易发生高空坠物、高处坠落等事故。三是设备风险。潮湿环境下易诱发设备故障,特别是电气设备易发生漏电情况,可能导致人身体触电以及产生电火花引发火灾。四是场所风险。小型旅管和餐饮等各类场所可能出现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用油、违规电气焊作业、违规设置防盗窗(栏杆)、堵塞消防通道、锁闭安全出口、电气线路老化和私搭乱接、消防设备配置不全或无法使用等安全隐患问题;五是人员风险。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及时、不到位,员工对工作环境不熟悉;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擅自上岗等都容易引发事故。道路交通方面。一是昼夜温差大,路面容易结冰;二是气温回升明显,国省干线公路地质灾害路段易发生春融性塌方、落石,桥梁泄水孔和涵洞进出水口堵塞等风险。各村屯、交通、公安、交警、社会事务办办公室等部门要紧盯国省干道、高架桥、主干道穿村过镇等重点路段以及急弯陡坡、交叉路口等重要部位,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重点加强“两客一危一货一校”车辆监管,强化恶劣天气引导管控,严防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工程建设方面。一是市政工程、既有建筑改造等工程陆续开工,供热、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维修维护施工日益增多,存在高处坠落、坍塌垮塌、起重伤害、触电、火灾、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窒息等安全风险。二是施工作业期间,现场员工思想易松懈麻痹、“三违”现象突出,员工不系安全绳、临边和孔洞防护设施缺失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管理和监护不到位易引发物体打击事故,工地道路防滑措施落实不到位易引发车辆伤害事故。消防安全方面。一是随着天气转暖,群众选择骑电动车出行群众增多,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容易引发火灾。二是风大物干,农民烧荒易发生火烧连营。三是随着气温回暖,人们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歌舞娱乐、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量增大,各类场所多有促销活动,囤积大量促销商品,用电量大,线路荷载高,加之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素质普遍不高,一旦发生火情很难快速处置,极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城镇燃气方面。一是居民用户燃气管线、阀门、灶具、燃气报警器可能老旧、损坏,加之室内通风不畅可能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安全风险高。二是部分餐饮企业存在使用不合格灶瓶阀、私拉乱接燃气管路、燃气软管违规使用“三通”、管道和阀门腐蚀破损,未规范安装燃气报警和切断装置等问题隐患。
四、强化宣传教育
一要通过电视、网络、宣传单等途径,广泛向社会传递安全知识,讲授应急技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二要加强安全生产警示教育,采取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案例事故特点,进行原因剖析,总结警示教训,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三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舆情应对,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切实防止负面炒作。
五、强化应急准备
一要健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等信息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风险提示。二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关键岗位 24 小时值班制度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杜绝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发生。三要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准备,靠前驻防各类救援力量,确保一旦发生事故或险情,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妥善处置。
万良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4日